查看原文
其他

了不起!子孙三代守着一堆宝贝,再穷都不卖!

2017-09-16 宜春发布 宜春发布

铜鼓西向


西向是个美丽的地方



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距县城30公里,四周环山,是个典型的小盆地。



这里是铜鼓最美山村,铜鼓有机农业村,最具原生态山村。



这里出产的龙虎斗酒为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月六”晒红节为西向著名民俗活动。


铜鼓西向


西向是个神奇的地方


陈家大屋

宜春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在这里西向的陈家大屋为铜鼓县委旧址。


湘鄂赣革命烈士纪念碑

该村诞生了18名在册烈士中共铜鼓党支部第一任书记陈葆元和中共铜鼓县委第一任书记陈逸群都是西向人


如果说

之前,西向是因为美丽和神奇认识了它

现在,却是因为一个人而深深记住了它


陈道荣,66岁,西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


老陈是一个有“背景”的农民,他的叔祖父就是铜鼓著名烈士、铜鼓县的第一任书记——陈逸群。


老陈的故事有很多看点呢~



看点

01

一家两代 诞生三位革命烈士


老陈现住的百年老屋——陈家大屋诞生过三位革命烈士:陈逸群、陈逸群的父亲陈以谦、弟弟陈章伦。



距铜鼓县城35公里、处在半山腰的陈家大屋系老陈的曾祖父陈以谦所建。陈以谦家境殷实,育有四子,长子陈宅梵(就是老陈的祖父),二子陈逸群,三子陈章伦,四子陈立民。


铜鼓县党史办主任王现国介绍,1925年12月,陈逸群、陈葆元、赖怀恺、樊任民、李秀等5位党员在铜鼓成立了宜春市首个党支部;1926年12月,陈逸群任中共铜鼓县委第一任书记。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到达铜鼓后,陈逸群集合革命力量,配合部队整肃反动势力,协助部队招募新兵、侦察情况、开展打土豪除劣绅等活动。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三团进军浏阳白沙时,中共铜鼓县委组织沿途群众为部队送茶送水、抬担架、做挑夫,踊跃支前。


秋收起义部队离开铜鼓后,国民党开始四处搜捕陈逸群。1927年11月,陈逸群被捕。1928年4月13日,陈逸群在南昌德胜门外英勇就义,年仅23岁。


受陈逸群的影响,父亲陈以谦、弟弟陈章伦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也相继被国民党杀害。


烈士陈列馆资料


英魂不朽



这些革命先烈没有被遗忘。老陈从小就听爷爷和父亲讲叔公和曾祖父的事迹,先辈光辉的革命历程,一直令他引以为荣。


陈道荣和妻子刘明华(65岁)


看点

02

生活清苦  几棵桂花树却几十万元不卖


老陈夫妇生有三子,老大老二在家务农,老三在外打工;除大儿子结了婚盖了栋土坯房,其他儿子至今跟老人挤一起;老二结了婚媳妇嫌家里穷离了,老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今年39岁还未婚。


老陈一家的居住环境∆

大儿子家的土坯房∆


日子过得清苦,可村里人都知道,老陈一家早就有“翻身”的机会。



20多年前,有收藏者看中老陈家那些有年头的花梨木家具,前前后后来过不少人,有人愿意出5万元买旧家具,老陈每次回答都一样:多少钱也不卖!



10年前,花卉苗木火热,有苗木贩子想买陈家大屋门前5棵百年桂花树,有阵子几乎天天有人上门,甚至还有人直接开价25万元买树,老陈依然回答:不卖,多少钱都不卖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25万元当年在铜鼓县城可是能买三套房呢(移民房600元/平方,商品房1200元/平方左右),这不三个儿子可以一人一套吗?


老陈说,不是钱的问题,桂花树是曾爷爷种下的,其他东西是先烈的遗物,我要把它们都保存好,卖了就不完整了。


还是有人不能理解,说换成别人早卖了。



看点

03

人称“傻子” 一次次守着烈士遗物不卖


2016年上半年,老陈的二儿子患肾结石在南昌二附医院住院做手术,医疗费总共花了2.8万元,医保只报销9000元。这年孙女考上大学也需要1万多元学费,家里没钱,老陈借了近2万元(现在还欠着1万多元债务)。


因治病加修养,老二去年半年没做事,生活困难,老陈想给他申请低保,哪怕是一年低保也行啊。


“不后悔,到现在我也从没后悔过!”


知情人知道后又找到老陈,要买他家的老家具,没想到老陈还是不卖。收购的老板和一些村民都说:“你这个傻子,机会错过了你会后悔的!”


可老陈做的“傻事”又何止这些~



为了让更多人方便到陈家大屋了解烈士、追忆历史,前几年,本来就穷的他垫钱修路;修路时要填掉别人家的一些瘦田,他用自家的良田去换


老陈这到底图个啥?




我没想那么多,我曾爷爷、叔公他们为了革命命都舍得,作为他们的后代守住几棵树和一些遗物又有什么难的。我就是想好好保存烈士的遗物,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中受教育,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看点

04

与子孙约法三章 代代相传保护烈士遗物


陈逸群故居陈列馆


如今的陈家大屋里,陈逸群当初的卧室墙壁上,还糊有他在南昌读书时带回来的报纸;老宅子的正厅,2015年当地政府出资改造为陈逸群故居陈列馆,里面有西向籍7位著名烈士生平事迹介绍;老陈大儿子的土坯房楼上,有陈家三位烈士遗留下来的桌椅、书柜、摇篮、砚盘等生活、学习用品。



“烈士留下的东西,我们一家人看得特别重。”老陈说:“从我爷爷辈开始,就把烈士用过的一些东西全部保存在一间空房间里,隔一段时间去擦灰。1991年,我儿子新建了土坯房后,又把它们全部搬到新房楼上,防止受潮。现在我们一家每年都会给老屋捡漏,清理前后水沟,保护老屋。”



老陈还说,他和儿子、孙女都交代过:如果将来他走了,后代也要把老屋维护好,不拆不卖(除非是政府征用或作为革命遗址加以改造,那一分钱不要);烈士使用过的遗物统一放在大儿子那里保管,任何时候不分;门口的5棵桂花不砍,不移,更不卖




这里是铜鼓西向,让人不忘的是,它的美景、故事和人…



更难忘的是:西向,红色基因已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记者章芳)


编审:欧阳新建、章芳

编辑:晏亚芳、赖莹

宜春这场比赛很精彩,看看都有谁获了奖!
因为这十个原因,“他”得到了市委书记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